欧易

欧易(OKX)

国内用户最喜爱的合约交易所

火币

火币(HTX )

全球知名的比特币交易所

币安

币安(Binance)

全球用户最多的交易所

石钟山访古

时间:2023-06-07 14:12:42 | 浏览:54

从婺源回九江的路上,导游向我们推荐了行程外的景点“石钟山”。我第一个表示赞成,因为去看看石钟山原本就是在我计划里。导游进一步建议大家来一个“游石钟山加螃蟹宴”套餐,我们这11位游客开始面面相觑。团内一位同样是一个人参团的女士,在午饭时特意坐

从婺源回九江的路上,导游向我们推荐了行程外的景点“石钟山”。我第一个表示赞成,因为去看看石钟山原本就是在我计划里。导游进一步建议大家来一个“游石钟山加螃蟹宴”套餐,我们这11位游客开始面面相觑。团内一位同样是一个人参团的女士,在午饭时特意坐到我旁边,问我去不去看石钟山。我说,想看石钟山,但对螃蟹宴没有兴趣。我的态度得到了她的认可。导游提议进行“全民公决”,选项有二:只游石钟山;游石钟山加螃蟹宴。轮到我表态时,我的一句“干玩!”,把大家都逗笑了。也难怪,全车13个人只有我一个东北人,“干玩”的说法其他12个人都有点不习惯。“公决”结果,11位游客都选择了“干玩”,导游的“玩加吃”动议被否决。我们这位导游算得上是一位有良好职业操守的导游,对大家的不“配合”并没有表现出太多的不满意。

石钟山位于九江市湖口县鄱阳湖与长江交汇处的鄱阳湖南岸。这座面积不到0.1平方公里,海拔只有61.6米的小山丘,因苏东坡那篇著名的《石钟山记》而名闻遐迩,堪称中国最著名的小山。

我们到达石钟山时,已经是下午四点多了,天阴着,丝丝细雨不时落下。石钟山游览包括船游鄱阳湖、远观石钟山和登临两部分内容。游船码头在石钟山的西侧,是个不小的码头,应该不仅仅用于旅游。因需要再凑些游客才能开船,我们只好在趸船上耐心等待。

透过雾蒙蒙的湖面,可以依稀看到远方的鄱阳湖大桥,两天前由九江去婺源时曾经走过。

一位团友赞叹鄱阳湖浩瀚和来往客货船够大的话音还没落,立刻遭到团内几位天津团友的鄙视,极言海船比江船大多了。

游船自西向东贴着石钟山行驶,石钟山的面貌依次展现在眼前。我发现这座小山上亭、台、楼、阁、塔齐备,内容非常丰富。

其中,一座建筑在紧贴悬崖的砖混构筑物上的圆顶小亭格外引人注目。导游说,那是“清浊亭”,站在上面可以一览湖江两色的壮美奇观。因为正值鄱阳湖的枯水期,石钟山下面苏东坡看到的那些“石穴罅”有许多已经露出了水面。实地到过石钟山,你可能会觉得郦道元当年的解释是理所当然的,但遥想那是古人在1500多年前做出的判断,你又不得不由衷地赞叹我们先人的睿智。船上有一位湖口当地的摄影发烧友,兴奋地告诉我们,前几天他曾在这里拍到过江豚。江豚仅分布于长江中下游干流以及洞庭湖和鄱阳湖等区域,是全球唯一的江豚淡水亚种,已在地球上生存了约2500万年,被誉为长江生态的“活化石”和“水中大熊猫”。游船在鄱阳湖与长江的交汇处折回的时候,右舷远处曾有水花泛起,据说就是江豚到水面来换气。可惜,不等我在镜头里找到那水花,水花已经消失的无影无踪了。

船游的时间只有二十几分钟,弃舟登岸,急忙去登石钟山,因为天色已经开始暗下来了。石钟山景区大门是一座牌坊式门楼,门额“石钟山”三字,出自郭沫若手笔。

大门背面的门额为“江湖锁钥”,点出了石钟山扼江湖咽喉的重要战略地位。

入大门右行,是一座苏东坡石像,基座正面刻有苏轼3次来湖口的简况。

拾级向上,有一座四角单檐攒尖顶石亭,亭额为“石钟亭”,亭内立有“石钟”碑。该亭是为纪念大禹和唐人李渤于1984年所建。

把大禹和石钟山扯上关系,源于清代考据家王谟在其人文古迹考据专著《江西考古录》中有关“禹开九河遇巨石,石钟山正其疏凿遗迹”的考证。而李渤在唐穆宗长庆元年(821年)曾任江州(今江西九江)刺史,是苏轼《石钟山记》中石钟山得名另一种说法的解读者。

石钟亭再向上,是“太平楼”。该楼为清湖口镇总兵丁义方修建于清同治三年(1864年)。此楼竣工时,恰逢清军攻破太平天国都城天京(今江苏南京)的消息传来,时任水军提督、兵部左侍郎彭玉麟亲书“飞捷楼”为该楼命名。现存的楼是1978年重建的,纪念的对象转向了彭玉麟和丁义方的对手太平军,并改名“太平楼”。

由太平楼西行,有一座圆形攒尖顶小亭,叫“钟亭”。亭内所悬的锡铜钟,取与石钟和鸣之意,名曰:和鸣钟。该钟重达2.1吨,在材质上以锡铜为主,含有500克黄金及多种贵重金属。

过钟亭继续向上,是六角单檐攒尖顶的“怀苏亭”,亭内立有苏轼石刻画像碑。

该亭原来在石钟山的西北角,早年毁圮。1959年重建时,移至现址。

怀苏亭东北有一座砖红色二层重檐建筑,门额为“绀园”二字。请教导游,方知这“绀园”是僧寺的别称。相传,佛国土地的颜色为绀青色,故以“绀园”借代僧寺。

绀园稍北,是一座粉墙黛瓦的八字门坊,门楣上嵌“紫云廊”匾额,廊前两棵古樟枝繁叶茂。

从紫云廊北行,再折向西,在山巅的西南,有一座形状如船的四面厅,叫“船厅”。船厅始建于清咸丰年间(1850年至1861年),1979年曾经大修,厅额“湖山一览”为曾任民国北京政府最后一任海军总长杜锡硅所书。

船厅前有一座六角单檐攒尖顶亭,临湖而立。这座小亭原名“江山一览”亭,建于明天顺年间,后毁。清代重建时,可能是考虑到“江山”一词太大,亦不准确,故改名“江天一览”亭。

站在亭内俯瞰,可以清晰地看到鄱阳湖湖口北岸的“梅家洲”和江湖交汇处,古人将石钟山誉为“江湖锁钥”,其言不虚。

从江天一览亭望向西北,可见一座七级八面砖塔,灰蓝相间,古色古香。其实,这是座建于1980年的新塔,因瀕湖口而立,故称“临湖塔”。一些旅游资料将此塔称之为“临江塔”,显然不准确。该塔在塔刹部分安装有灯光装置,可以为夜航的船舶导航,因此又称“天灯塔”。

由江天一览亭转向东南,有一段盘桓而下直达湖面的蹬道。蹬道临水处,筑有一石砌拱门,门额上书“泛舟岩”。相传,这就是苏东坡月夜泛舟下水的地方。

从泛舟岩东行,是在游船上已经看到的清浊亭,亭联“江湖两色,石钟千年”为时任全国政协副主席、中科院资深院士、上海工业大学校长钱伟长撰写。

清浊亭东南,是自西向东一字排开的“报慈禅林”、“忠烈祠”和“浣香别墅”。

报慈禅林分上中下三幢,是彭玉麟在咸丰年间为超度慈母亡魂,请僧诵经敬佛而建。

忠烈祠又名“昭忠祠”,原址曾为太平军的营垒。太平天国失败后,曾国藩、彭玉麟奏请朝廷批准,在此建立昭忠祠,奉祀在镇压太平天国战斗中阵亡的楚军水师将士。

浣香别墅始建于清咸丰八年(1858年),1982年重修,是当年彭玉麟读书、修养、待客的地方。

其中的“芸芍斋”碑廊集有魏征、苏轼、黄庭坚、郑板桥等名人碑刻,洋洋大观。

由碑廊向南,是一座湖石环绕、池水清幽、石刻密布的小庭院。出小庭院向西,即达石钟山的最高处,上面的建筑叫“梅花厅”。

环绕梅花厅凿有一条小河,因小河流淌在石钟山之巅,美其名曰:天河。

石钟山既是一座容纳了太多内容的小山,又是一座充满了矛盾的小山。这里既有学术上的各持一说、各持己见,更有战场上的刀兵相见、水火难容。作为后人,我们没有资格有选择的赞颂或者贬损我们的先人,他们都是中华历史的书写者,他们都有资格在中华历史上留下他们的名字。

相关资讯

从苏轼《石钟山记》到曾国藩日记:绵延至今的石钟山命名之争

石钟山位于今江西省九江市湖口县,正处在鄱阳湖与长江的交汇处。这样一座相对高度只有40米的小山,取什么名、有什么讲究,其实并不重要。但从苏轼的著名散文《石钟山记》之后,它的名称来历似乎就成了个大问题。石钟山苏轼说,石钟山得名是因为其音,山下多

古人关于石钟山名称由来的辩论,德安乌石门就是石钟山你信吗?

相信去过石钟山的朋友都有过好奇,为什么不是铜钟或铁钟,世上哪有用石头做的钟,就是做好了也敲不响,不响也就不能叫钟。其实,古时候的人也和我们的想法一样。于是乎,一群闲的无聊文人雅士又或文人相轻,都陆续参与到石钟山之名由来辩论中。 首先挑起论

石钟山:通过长篇小说《我的喜马拉雅》向十八军将士致敬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鲁峤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李桂杰)“我的作品是通过顾红旗的视角走进西藏七十余年的峥嵘岁月,也希望通过这个作品向十八军将士致敬,向仍然驻守在边防的官兵致敬。”日前,著名作家石钟山长篇小说《我的喜马拉雅》进入《中国新闻出版广

作家石钟山:什么样的小说更吸引人?

央广网北京5月28日消息 还记得《激情燃烧的岁月》《幸福像花儿一样》这些热播电视剧吗?它们的原著作者石钟山又推新作——反特谍战小说《问苍茫大地》。该书讲述了东北解放前夕,东北局社会部情报科长毕剑与代号为“老爷子”的国民党特务穷尽一生的“猫鼠

陈建国的编年史(中篇小说)/石钟山

【 小说节选 】一篇小说串联起了三十年“中国百姓的生活史”:下乡插队,知青返城,恢复高考,国企改革,下岗分流,房子和房价,时代洪流下一个小人物的故事映射出中国巨大的社会变迁,作家笔触包罗万象,写尽万家灯火时,人间烟火气。陈建国的编年史石钟山

九江鄱阳湖边石钟山,海拔只有61.6米,经常发出钟鸣般怪声

九江古称浔阳,千百年来流传着各种传说,最著名的旅游胜地当属庐山。早在一千多年前,诗仙李白就写过经典诗篇,为它作了免费广告。九江除了庐山,还有很多值得游玩的地方,其中一个地方是位于湖口县的石钟山,这座山就在长江和鄱阳湖的交汇处,海拔仅61.6

探索石钟山得名的真正原因,不是苏轼说的那样

欢迎关注头条号《写乎》,您的足迹就是《写乎》!推荐:钱钟书先生的《管锥编》是一本什么书?文/谭汝为(一组湖口县石钟山图片)【作者简介】谭汝为,天津师范大学国际教育交流学院教授,从事汉语词汇学、修辞学、民俗语言学和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主要著述

石钟山:被高原晒过的人都有故事

来源:中国军网-解放军报洒满阳光的高原——长篇小说《聆听天堂》印象■石钟山内心有阳光,满眼皆温暖长篇小说《聆听天堂》,作者薛晓康。他曾是西藏军区政治部创作室创作员,是一名专职的军旅作家。现已退休,长居成都。薛晓康生于西藏军营,长在西藏军区保

历史上,石钟山有哪些故事?

石钟山老师,有名作家、编剧、导演、中国内地作家、影视制作人。2001年,电视剧《激情燃烧的岁月》热播,掀起了一股收视狂潮,由孙海英和吕丽萍联袂出演的石光荣、褚琴夫妇,与以往的军人形象都有所不同,尤其是石光荣这一角色、更是把老一辈军人塑造得有

《石钟山记》的“穷理”

《石钟山记》是苏东坡1084年游石钟山后所写的一篇考察性游记,历来评价甚高。宋末文坛领袖刘克庄称:“坡公此记:议论,天下之名言也;笔力,天下之至文也;楷法,天下之妙画也。”(《后村先生大全集》)明代学者郑之惠称:“此是性灵上带来文字,今古所

石钟山:作家写到一定程度后,写的不是文字和技巧,而是胸怀

今日推荐《小说月报》2020年第3期封二专栏“作家现在时”石钟山访谈。石钟山,武警总部政治工作部创作室专业作家。著有长篇小说《玫瑰绽放的年代》《大院子女》《遍地鬼子》等,中短篇小说集《旧辙》《激情燃烧的岁月》《军歌嘹亮》《幸福像花儿一样》《

“中国千古奇音第一山”九江石钟山的由来和传说

九江的“石钟山”因宋朝苏轼的一篇流传千古的名篇《石钟山记》而天下闻名,素有“中国千古奇音第一山”之称。石钟山的平均海拔只有61.8米,相对高度大约在40米左右,整个面积也才只有0.2平方公里。皆因山体石多隙,江水与岩石相搏击,就产生了如钟鸣

苏轼《石钟山记》

原文:《水经》云:“彭蠡之口有石钟山焉。”郦元以为下临深潭,微风鼓浪,水石相搏,声如洪钟。是说也,人常疑之。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而况石乎!至唐李渤始访其遗踪,得双石于潭上,扣而聆之,南声函胡,北音清越,桴止响腾,余韵徐歇。自以

终究还是军人——读石钟山长篇小说《五湖四海》

终究还是军人——读石钟山长篇小说《五湖四海》作者:潘凯雄(中国出版集团原副总裁、文学评论家)知道石钟山大名,始于20世纪90年代初他的短篇小说《兵舍三味》,而其名声大振则恐怕还要等到本世纪初他编剧的、且被无数电视台播出了无数轮的长篇电视连续

神话故事:石钟山的传说

这一日王母娘娘到仙界蟠桃园游玩,看蟠桃园的仙桃成熟了,就选定了五月初五开蟠桃大会,宴请众仙,她吩咐众仙女采集琼浆玉露,在凌霄宝殿摆好琉璃盏,挂起红玛瑙,紫珊瑚,两边摆好金钟,中间通道铺满了五天红云。布置好以后整个大殿金碧辉煌,美不胜收!王母

友情链接

网址导航 SEO域名抢注宝宝起名网妈妈知道币圈今日秦皇岛今日潍坊宝马汽车之家伊力特A股票网今日日照快递信息网李晨影迷网赵今麦影迷网今日晋城美腾科技股票张杰歌迷网湖南衡山资讯网火龙果种植网龙鱼之巅中文网五月天摇滚乐团
石钟山游玩攻略-石钟山素有“中国千古奇音第一山”之称,位于江西省九江市湖口县老城区,长江与鄱阳湖交汇处。石钟山是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长江下游沿线上的主要景点、江西省十大旅游景区之一。石钟山因有一座山丘酷似倒置的大钟而得名。山间沟壑纵横,石林遍布山巅,千姿百态,怪石嶙峋,风景绮丽,距石钟山附近有一片天然石林,人们叫“九门十八洞”。
石钟山游玩攻略 chashequ.com ©2022-2028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