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6-13 21:22:16 | 浏览:58
郭进拴|石钟山游思
石钟山属九江市湖口县。从九江市区出城往东,全程高速公路,跨过雄伟的鄱阳湖大桥,很快就能来到石钟山的山门。与从《石钟山记》中得到的印象不同,石钟山并非危岩千尺、四面绝壁的湖中大岛,而是三面环水、一面连着陆地的水渚高崖。湖口县城半围着石钟山呈扇形展开,石钟山山门正对着热闹的街市,非常方便人们来登山观景。
山门外是一片喧嚣的繁华。街道上的汽车来往穿梭,“湖口全鱼宴”的大幅招牌直入人眼,各种各样的酒店、大排档、商铺一间挨着一间。一走进山门,就仿佛进入了另外一个静谧的世界。这里的游客随性地徜徉着,动听的鸟鸣声不时传进耳朵,微风夹杂着清新的花香环绕在你的四周,来不及细细游览,已然放下了心尘,期待来一次心灵的旅行。石钟山,中国千古奇音第一山,是一座集山、水、石为一体的江南园林,山上建筑朴素典雅。此处为湖北、湖南、江西三省交界之地。登之其上,看长江涛涛,观鄱湖浩渺;泛舟于长江之上,嬉水于鄱湖之中。如此良辰美景,令苏轼亦为此倾倒,曾于月下泛舟,并为此倾倒,曾于月下泛舟,并为此题诗。今日终得有幸一见。
还未踏入其中,便已隐约听到钟声从山上传来。这钟声果然名不虚传,婉转中含着沉重,沉重中似乎包涵着轻快,钟声果然不同凡响。我心想:远观必定有所不同,近观必定大有所获。
步入其中,用石板铺成的古道和两旁徐徐吹来的清风,便已让我醉了半分。我们快步来到了梅花厅的回行走廊。两旁的石壁上向我们介绍了许多历史名人,如:屈原,苏轼…这些伟大的诗人的精神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们的精神永远值得我们学习。
接下来是报慈禅林。曲折的小径和池中的鱼儿让此处略显幽深,果真有一种“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的感觉,石碑上的鲜红大字“莫杀俘虏”更是让我感觉到了佛家以慈悲为怀的博大精深。
往石钟山西北面走,便来到了忠烈祠。此处又名昭忠祠。此处原油太平军驻山抗清兵营房堡垒。失败后,曾国藩、彭王麟等奏请迁旨谕,于咸丰八年在原基建文昭祠,奉祀楚军阵亡将士。曾、彭均有文纪其事。门前两根大柱上写着“祠重春秋,名垂竹帛,光照日月,气壮山河”,据说是彭王麟亲手所刻。
拾级而上,首先看到的是东坡先生的汉白玉雕像。雕像足有3米多高,被安放在正对山门的山坡之上,通身被清扫得一尘不染。游人都不禁要在此驻足良久,间或还有人要鞠上一躬。只见东坡先生背手而立,衣袂随风微卷,面容和蔼,很是恬淡自得。此景让人想起了东坡先生与这片土地的不解之缘。苏东坡从小聪颖好学,被欧阳修称赞为“他日文章必独步天下”。他一生仕途坎坷,屡遭贬黜,多次出入江西,留下了大量脍炙人口的作品,使江西众多景点声名远播。在赣州八境台,他第一个提出城市八景概念,为后世模仿;在庐山,写下“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等千古绝唱;尤其是湖口石钟山,更因他的《石钟山记》声名鹊起,引发定名原因千年之争。
依依别过苏东坡雕像,接下来一条茂林垂荫、修竹掩映的石阶小道引领着游人前往景区深处。石钟山海拔57米,全山面积约9万平方米,体量不算很大。然而越走就越发现其精巧雅致,好一派江南园林的美妙风光。在观景台咔嚓了几张照片,就顺着道路往没到过的地方继续前行了,行至昭忠祠,没进去,继续往前走着,徒步有几,跨门槛,山道往下引,穿丛林七八米,眼前突现一亭,亭内有一碑,碑被铁栅栏围着,正面寄语,背面题名:上谕亭。围着亭子绕走一圈,观旁边一塑像,隧下阶梯,走近塑像,塑像着清朝官服,高四米有余,史称:曾国藩。此处,透过枝林,依稀还能远观江湖。
驻足数几秒,沿来时路,回行至门槛处,没跨越,左拐,碑廊对接环半月状,看碑文时期,为近代民国史人物,从近代穿越至太平天国、清朝、明朝、元朝、宋朝、唐朝、、、、、、至李白碑,碑廊暂至尽头,右拐走近太平楼,梅花厅,环顾四角,闲逛迂回陌生路段,碑廊至屈原时期,上台阶有五,遇一门,观路边摊位,为进来时之路,隧倒行至李白碑处,夸天河桥,上行至浣香别墅,题曰:天下奇音第一楼。沿楼阁转一圈,至未到之路段,下行,穿一石洞,约五米长,石洞附近石刻各种石字,缘百家字体,塑千家文。出石洞,见一小湖,有道数弯弯,幽静清然,实为避居之所。
复步继续往前走,至楼厅数间,穿越而过,行至忠烈祠,临近昭忠祠。走进祠院,有烧香拜佛者数人,透过门窗视屋内景,见一大菩萨。未做多刻片留,离开,心默拜祈福。
出祠院,复归初进碑廊处,沿廊道前行,至观景亭,再揽江湖盛景。退数步见一下行梯道,进之。环绕数十步,又见一亭,名曰:湖山一览亭。小憩片刻,探了探周围的环境,风呼呼地吹着,宛如咆哮的虎狼,树枝在空中狂舞,飞鸟勃飞于湖面,迎着风,拼力的挑战着朦胧的天空。
隐约处,山风吹见一个塔尖,行近细观,八角玲珑塔模样,图名:临湖塔,为石钟山名片景,沿山崖往下看,深渊约合20米有余至水面。思感郦道元《水经》云:“彭蠡之口有石钟山焉”之词。怒风狂吼不减,体感危险,加快步调离开。回程路途,亭台拐角多商贩,叫卖纪念品,尤以刀刻砚台震石最为夺目,险些动心购之。手拿数块儿,无购买之心,客气谢绝后漫步离开。
第三次行至初始碑廊处,心叹史册人事云云,正欲离开。突闻空气中飘来敲击器乐之声,寻声根源,走至一亭阁内,有一老者,屋内陈列各式石头和字画,老者在售卖折扇,可留名题字。买折扇者,可拿木槌敲击石头,聆听石钟发出的动人声乐,可谓石钟山镇山之宝,扬名之所。细品艺术之震撼,唯有亲临其境方能真正的体味。自费30元,购折扇一把,折扇正面:石钟山景,字面:苏轼的石钟山记。老者在扇侧边题石钟山留念等字样。与老者侃侃而谈数分钟后,独一人环顾宝内,手提折扇,无鲜合感触后离开。
遍游全山,意犹未尽。石钟山一草一木一石都承载着厚厚的历史,古往今来多少诗人、散文家、书画家、军事家、思想家争相驻足于此。特别是在苏东坡之前,陶渊明、谢灵运、郦道元、狄仁杰、孟浩然、李白、白居易、范仲淹等等,都曾登此感怀。看来,石钟山已远不止是东坡先生笔下山石多隙、水石相搏、常击钟鸣之声的石钟之山了。
待站上山的最高处.顿觉天地寥廓。刚才还婉约动人的石钟山,这时像一位坚毅的勇士矗立在一片汪洋之上,脚下是中国最大的淡水湖——鄱阳湖,苍茫浩渺;右手边是中国最大的江——长江,直泻千里。千百年来,湖水北去、大江东流,石钟山笑看大浪滔滔,水分两色,一切尽在掌控之下。远处匡庐秀色若隐若现,近处舟楫云集来往穿梭,傍晚时分更有霞光映水、渔舟唱晚。诗人看到此景,一定会无限感慨吐槽;画家看到此景,一定会腕底烟霞流水雅韵;军事家看到此景,一定会想到“枉然天堑,诚不可忽”;忠臣节士看到此景,一定会感喟泾渭分明,忠奸不能两立
扼湖控江的石钟山,如此的自然天成,再加上人文造化,造就了这世上独一无二的“江湖奇峰”,中国不会有第二处,世界也不会有第二处。至此,人们也许明白石钟山吸引无数慕名者纷至沓来,不仅仅是东坡先生的一篇奇文,终究大家同东坡先生一样,都是大自然的朝圣者。
郭进拴,1958年5月出生,笔名"智泉"、"郭笑"。河南省汝州市临汝镇鳌头村人。中国农工民主党党员,1987年毕业于中国文学函授大学,1993年结业于复旦大学中文系作家班,1998年结业于中国作家协会鲁迅文学院。1980年参加工作,曾任《乡音》主编,《豫西报》副刊编辑,《风穴文艺》《沧桑》执行主编,汝州市作家协会第一副主席兼秘书长,河南省平顶山市文联创研室主任,平顶山市作家协会副主席,《华夏风情·观音文化》执行副主编,《大香山》执行主编,《河南报告文学》主编,《鹰城》《尧山》总编辑。现为《文艺界》《智泉流韵》《文学艺术家》《豫西作家》总编辑,中国著名行走散文作家联盟成员,平顶山学院客座教授,河南省报告文学学会平顶山分会会长,中华网络作家协会第一副主席兼秘书长,全国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会会员,中华伏羲文化研究会文艺创作专业委员会委员。策划并组织了中国作家石人山笔会、中国作家温泉笔会、全国网络作家西安笔会、全国报告文学学会年会、河南省报告文学学会理事会、天龙山笔会、中原不锈钢笔会、宝丰肖旗笔会、皂角树笔会、平顶山市首届报告文学大赛、“圣光杯”、“中原不锈钢杯、“天晟杯”、“金庚杯”、“孝贤杯”、“慈善杯”、“全国战疫”征文、“老区建设杯”征文大赛等全国、全省、全平顶山市的大型文学活动,发现和培养了大批文学新人,推出了一批精品力作。
1974年开始发表作品。1994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2001年加入中国报告文学学会,一级作家。著有长篇小说《美女山,美人河》《村魂》《观音菩萨传》《风雨龙潭情》《命运》《天地人心》,散文集《六十岁说》《童趣儿》《汝州风貌》《乡情老更深》《人间真情》《新城美韵》《月是故乡明》,长篇报告文学《磊裕烽火》《湛河大决战》《从市长到死囚》《运锦之路》《岁月芬芳》等共60余部,累计发表作品2500多万字,有194篇(部)作品获奖。其中《湛河大决战》获全国庆祝建党80周年优秀报告文学一等奖,剧本《无品乡官》获《中国作家》一等奖,《鹰击长空》获《人民文学》二等奖,长诗《寒夜哭母》获《文艺报》一等奖等。1992年获河南省首届优秀文学组织工作者奖。2005年被中国农工民主党中央委员会授予全国优秀宣传干部荣誉称号。2011年被世界科教文卫组织聘为“世界科教文卫组织首席艺术家”,2013年被世界科教文卫组织评为金奖艺术家,业绩被收入《大不列颠艺术家百科全书》大型社科文献典籍,发行全球。多次被评为全国优秀文化工作者。个人传略被收入《中国作家协会会员辞典》《中国作家大辞典》《世界名人录》等。
石钟山位于今江西省九江市湖口县,正处在鄱阳湖与长江的交汇处。这样一座相对高度只有40米的小山,取什么名、有什么讲究,其实并不重要。但从苏轼的著名散文《石钟山记》之后,它的名称来历似乎就成了个大问题。石钟山苏轼说,石钟山得名是因为其音,山下多
相信去过石钟山的朋友都有过好奇,为什么不是铜钟或铁钟,世上哪有用石头做的钟,就是做好了也敲不响,不响也就不能叫钟。其实,古时候的人也和我们的想法一样。于是乎,一群闲的无聊文人雅士又或文人相轻,都陆续参与到石钟山之名由来辩论中。 首先挑起论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鲁峤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李桂杰)“我的作品是通过顾红旗的视角走进西藏七十余年的峥嵘岁月,也希望通过这个作品向十八军将士致敬,向仍然驻守在边防的官兵致敬。”日前,著名作家石钟山长篇小说《我的喜马拉雅》进入《中国新闻出版广
央广网北京5月28日消息 还记得《激情燃烧的岁月》《幸福像花儿一样》这些热播电视剧吗?它们的原著作者石钟山又推新作——反特谍战小说《问苍茫大地》。该书讲述了东北解放前夕,东北局社会部情报科长毕剑与代号为“老爷子”的国民党特务穷尽一生的“猫鼠
【 小说节选 】一篇小说串联起了三十年“中国百姓的生活史”:下乡插队,知青返城,恢复高考,国企改革,下岗分流,房子和房价,时代洪流下一个小人物的故事映射出中国巨大的社会变迁,作家笔触包罗万象,写尽万家灯火时,人间烟火气。陈建国的编年史石钟山
九江古称浔阳,千百年来流传着各种传说,最著名的旅游胜地当属庐山。早在一千多年前,诗仙李白就写过经典诗篇,为它作了免费广告。九江除了庐山,还有很多值得游玩的地方,其中一个地方是位于湖口县的石钟山,这座山就在长江和鄱阳湖的交汇处,海拔仅61.6
欢迎关注头条号《写乎》,您的足迹就是《写乎》!推荐:钱钟书先生的《管锥编》是一本什么书?文/谭汝为(一组湖口县石钟山图片)【作者简介】谭汝为,天津师范大学国际教育交流学院教授,从事汉语词汇学、修辞学、民俗语言学和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主要著述
来源:中国军网-解放军报洒满阳光的高原——长篇小说《聆听天堂》印象■石钟山内心有阳光,满眼皆温暖长篇小说《聆听天堂》,作者薛晓康。他曾是西藏军区政治部创作室创作员,是一名专职的军旅作家。现已退休,长居成都。薛晓康生于西藏军营,长在西藏军区保
石钟山老师,有名作家、编剧、导演、中国内地作家、影视制作人。2001年,电视剧《激情燃烧的岁月》热播,掀起了一股收视狂潮,由孙海英和吕丽萍联袂出演的石光荣、褚琴夫妇,与以往的军人形象都有所不同,尤其是石光荣这一角色、更是把老一辈军人塑造得有
《石钟山记》是苏东坡1084年游石钟山后所写的一篇考察性游记,历来评价甚高。宋末文坛领袖刘克庄称:“坡公此记:议论,天下之名言也;笔力,天下之至文也;楷法,天下之妙画也。”(《后村先生大全集》)明代学者郑之惠称:“此是性灵上带来文字,今古所
今日推荐《小说月报》2020年第3期封二专栏“作家现在时”石钟山访谈。石钟山,武警总部政治工作部创作室专业作家。著有长篇小说《玫瑰绽放的年代》《大院子女》《遍地鬼子》等,中短篇小说集《旧辙》《激情燃烧的岁月》《军歌嘹亮》《幸福像花儿一样》《
九江的“石钟山”因宋朝苏轼的一篇流传千古的名篇《石钟山记》而天下闻名,素有“中国千古奇音第一山”之称。石钟山的平均海拔只有61.8米,相对高度大约在40米左右,整个面积也才只有0.2平方公里。皆因山体石多隙,江水与岩石相搏击,就产生了如钟鸣
原文:《水经》云:“彭蠡之口有石钟山焉。”郦元以为下临深潭,微风鼓浪,水石相搏,声如洪钟。是说也,人常疑之。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而况石乎!至唐李渤始访其遗踪,得双石于潭上,扣而聆之,南声函胡,北音清越,桴止响腾,余韵徐歇。自以
终究还是军人——读石钟山长篇小说《五湖四海》作者:潘凯雄(中国出版集团原副总裁、文学评论家)知道石钟山大名,始于20世纪90年代初他的短篇小说《兵舍三味》,而其名声大振则恐怕还要等到本世纪初他编剧的、且被无数电视台播出了无数轮的长篇电视连续
这一日王母娘娘到仙界蟠桃园游玩,看蟠桃园的仙桃成熟了,就选定了五月初五开蟠桃大会,宴请众仙,她吩咐众仙女采集琼浆玉露,在凌霄宝殿摆好琉璃盏,挂起红玛瑙,紫珊瑚,两边摆好金钟,中间通道铺满了五天红云。布置好以后整个大殿金碧辉煌,美不胜收!王母